close
untitled.bmp


這本書很暢銷,想當然爾,台灣身為一個島國,受到全球景氣影響牽連甚大。更尤其台灣有著許多跟隨著全球供應鍊的產業,對於全球化的趨勢,應該有更深的體會。

我看完這本書的一半時,我感受到的卻是一個失望,但我給一個中肯的評價。作者身為一個記者,這本書的筆調非常輕鬆易讀,資料周延詳細,但沒有令人驚奇的知識,確有美國人的窠臼想法,這大概也是世界還沒有平的原因吧。在寫下去之前,要先說明立場,我非常支持全球化、全球運籌以打破各項貿易藩籬的主張,但我卻反對由強權主導表面全球化,但卻是經濟強權吃人夠夠的那種假全球化真經濟帝國主義。

作者提到了十個動力讓世界變平的, 但我必須得說,觀察有趣,但還是沒看到根本。 這十個「推土機」:是
1.1989/11/9 :東歐瓦解
2.1995/8/9 網景上市
3.工作流軟體
4.開放資源碼
5.外包
6.岸外生產
7.供應鍊
8.內包
9.資訊搜尋
10.輕科技「類固醇」

上述的好幾點,台灣的媒體已經說過下不止百遍了,如代工、委外生產等等的。最近台灣開始變成先進國家視角,因為這些賺錢的東西,紛紛的也都轉移到成本更低的地方去了。這些趨勢也都只是資本主義的現象一輪,不過已經進入資本主義後期了,進入全球經濟。

看到上面的十輛推土機,也就是市場經濟會用盡各種方式降低成本。 講穿了,就是又便宜,又快,如果品質又能夠掌控,那麼不管移到哪裡去,都可以做出一樣的商品。這是資本主義的真義,也是工業革命的思維-「效率」及生產力。 資本主義這個大神,會為了效率及生產力,將特殊的東西,抽離出一個普遍的特質,在這普遍的平台上作更快速的流動(錢就是這種邏輯下產生的東西),將所有藩籬打破。這一點在書中,作者也承認,他不得不佩服馬克思在很早以前就有這個洞察,我必須得說,如果馬克思還在,他一定也會贊成全球化的,如果沒有誤讀馬克思的話,會知道馬克思不完全反對資本主義,反而對於資本主義打破封建的藩籬的力量感到佩服。他反對的只是如果人勞動力也被成為 商品一樣計算,那麼就會產生一連串更為嚴重的根本問題。封建是阻礙發展的,而資本主義將所有評判標準簡化成「資本」,以金錢作為交換的符號,打破了種性等等的階級,加速的社會階層流動。不過馬克思太過於超越,當時的人們看不懂他的著作,反而成為了極權主義的幫兇。 其實人的本性都是這樣的,反動,社會本來就是既得利益和為得利益者的爭戰,只是看基礎有無辦法平衡而已。

作者所提到的全球化3.0時代,他並沒有提到太多較為政治的面向,多注意在市場面的觀察,在既得利益的美國及歐洲國家看來,蘇聯瓦解,中國印度開放,不只增加了消費人口,還增加了許多優良的勞動力,搶走了許多就業機會。中國可以吃下所有從火箭到沖天炮的代工。前蘇聯偉大的科學、武器和航太工程,印度幾近與美國同步的電腦及會計等等的知識。其實所有可以被數位化(現在成本最低的知識運送方式)、被標準化、不用面對面的東西都可以被外包。(本人還蠻不看好印度的,因為這個社會是封閉的,被殖民的,政治也屬於一種看似民主實則不民主的狀態。其實早就近入了全球經濟,例如東印度公司,但近來被美國納入了外包重鎮才大紅,期望印度不要成為另一個拉丁美洲,經濟和政治都被玩玩了)(他也忘了寫,英文成了世界語言也算是全球化的一個重要平台,讓資訊單一語言化)。
在消費者的立場看來,這一變動可降低商品價格,也讓大家欣然接受,但當消費者搖身一變成為勞動市場上的失勢者時,想法就不一樣了。如果失勢者便多了,那麼就會演變成一個政治問題,端看這個經濟力量的趨勢有沒辦法強過反對的聲音。現在第一波的全球3.0,在我看來是粗糙的,僅以成本做為全球經濟的考量,而非吸取全球特色的全球化,所以造成了許多弱國,且現在國際組織及經濟體還是以「民族國家」作為單位,所以也演變成國家間的問題。
作者也看到了全球化的副作用,所以他也提出了有愛心的抹平主義,強調應該要以善良的態度來執行抹平主義,而不僅以成本的角度來執行(我的感覺是天方夜譚,可參照前文the coporation

這本書裡提到了許多許多的例子,作者很會講故事,但對於我這種腦袋長痔瘡,不耐久讀的人,覺得太多例子很繁複。

本來很想花很多時間來評論這本書,但真的不想花太多時間在這無聊的事情上。

這本書故事講得很好,內容沒有新意,提到的趨勢已經是事實,甚至已經是歷史了,對許多人來說,世界已經搭起了方便的橋樑了。 現在應該要看到的不只是「世界是平的」這種書籍吧,或許作者不是故意的,但他提到的比喻恰好也讓我想到,他比喻讓世界變平的是幾個有變革性的「推土機」。或許是推土機,讓世界變平了,但是也因為這樣破壞了許多環節生態。
我希望看到的書,不是世界是平的,而是 「世界是順的」,希望另一個預言能夠成功-「地球村」(世界互相順暢相通,但每個地區都還是有自己的特色的村莊,而不要變成通通一樣的世界工廠)世界交流可以通暢,但絕不能平的單調,不要只以高樓大廈,西裝及寬頻來評斷一個國家的優劣,因為這還是工業社會思維,並不符合人性。人,是特別的,所以最終的社會,應該是能讓容納下形形色色的經濟及人的型態吧!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hezdani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3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