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2680133441000m.jpg


這本書吸引我的地方在後面的介紹:「男主角半開玩笑的吹噓自己的職業,實際上,他的『工作』是穿著高級半成品鞋在大城市閒晃,為廠商撰寫試穿心得。一路上他不斷碰見以前的女友,她們因為受不了他得過且過的生活態度而離開他。而他,雖然受過高等教育,擁有別人看中的才華,卻因為找不到對生命的認同,始終覺得自己像個高級半成品鞋。」---《一把雨傘給這天用這是一本關於漫遊、回憶、關係及自我認同。作者藉由主角行走漫遊的行為,也暗寓呼應了主角的生活歷程。 主角的身份及個性構成非常十分衝突。一個高知識份子,擁有不被周遭人認同的生活態度。主角稍微描述到自己的父母親「二話不說便認定我懶惰。我父親對自己從十六歲起,一直工作到死,感到特別驕傲。他有理由驕傲,在工作之際,他會忘記自己的矛盾。我正好相反,工作時,就會想到自己的矛盾,因此我得避開工作。」

主角的工作是一個高級鞋品測試員,經常要在路上行走來測試鞋子。 而在城市行走漫遊,有種輕盈自在的感覺。然而,面對這個講求地位、工作、目的性的社會。走路的漫遊,和生活的漫遊,通常都給自己帶來一些「無所事事」的焦慮感(不管是自覺的,還是他人眼光)。男主角對於事物的觀察非常細微,犀利的判斷加上諷刺的比喻,且帶著些許抑鬱之感。他在漫遊的同時,也進行了一長串的回憶,思考著自己不被認同的生活及過去。

人,或者說人的思考是交雜著過去、現在、和未來,主角想著過去的事蹟,或可說『創傷』,那些過去不被認同的漫遊生活態度,雖說是創傷,主角卻也很喜歡這種生活態度,些許的自我耽溺在這輪迴之中。這生活態度是他痛苦和快樂的來源:「自己老是得過且過,向是不經意地活著一般。由無法受到制止,這個不經意生活的感受,成了一種略顯屈辱的失敗。我也熟悉這種感受。我習慣繼續失敗下去。」

男主角的生活態度讓自己和生活伴侶麗莎漸漸形同末路,最終分開。而他的生活態度也讓自己能夠和瑪格特有著曖昧的肉體關係。除此之外,他和兒時玩伴蘇珊娜漸漸展開新的交往關係。蘇珊納曾經想不凡,也曾投身於演藝夢想中。後來回歸日常瑣碎生活時,不時的抱怨自己過於平凡的生活和交遊。 男主角對於愛情也有著「犀利」的看法。「等自己不再想要逃離另一個人時,就會愛上那個人,就算知道那個人會提出無理的要求也無所謂」。等到開始不對周遭挑剃時,你就開始愛上某個之前無法接受的人,你等於愛上自己的罪孽。 這句話看來不可思議,但很多交了男女朋友的人不都是這樣?年輕的時候說要找有錢、帥、體格好等等的,或者幾乎是發毒誓的說不可能跟某某人在一起,因為他有太多缺點。但最後卻在一起了,因為他給了安全感,讓你不想逃離,而這種無聊的戀情,往往也最持久。而當你愛上這個你曾經發誓決不會愛上的對象時,你就愛上了自己罪,而且是自己判下的罪。

男主角處在「去生活」和「不去生活」中,經常處於自己所謂「瘋狂」的邊界,他其實厭惡「生活」,想去「漫遊」,但也因此產生了許多自以為式的想法,同時對於自己「不想生活」也產生了負罪感。

不過他心裡面很清楚自己尚未瘋狂,他在某次和蘇珊娜性交的時候想到,「自己不斷地對生活為為屈服,並藉此迫使生活向我屈服。在蘇珊娜的雙腿間。冒出那股希望—要是我經常向生活屈服的話,也許有一天我就能認同生活了。到了最後,應該再也無法區分出是我向生活屈服,或是生活被迫向我屈服了。然後,我那令人難以置信的耐性終於贏得勝利。」這看似阿Q的想法,也是十分真實的。總得向生活屈服,才會在某天讓生活屈服於你。就像要說服某人,要先說他聽的懂得語言,然後才能達成共識,之後才有可能有別的可能性。

男主角最後不再讓自己對生活惱怒,他繼續當著減薪的測試員,回到年輕時報社的通訊員工作。他也靠著某次的玩笑幻想,竟然發現真的可以一此賺錢生活。他曾經某次不耐煩的回答自己的職業是:「記憶與體驗中心的主任。這個機構幫助那些覺得自己的生命像個長長雨天,而身體像是這一天雨傘的人。」他幫助了一個人真實的面對內心情緒。而他最終也讓自己無來由的負罪感消除,讓自己能夠更用著自己的觀察力和天賦,適切的「生活」。

最終,他用了一個小孩子的意向比喻。他發在在一個慶典附近的陽台上,有個十二歲的少年在陽台上搭建一個洞窟,然後從洞窟的縫細,觀察著下面的人群。
主角覺得這男孩是個天使,在觀察男孩的行動中得到救贖。

這是一本書寫著生活認同的人間漫遊觀察,帶著輕盈、透徹但憂鬱的眼光,用自我嘲諷的筆觸,寫出「生活」。如果你的生活中經常碰到長長的雨天,請到記憶與體驗中心,喚回和自己有關的體驗。


我最喜歡的書評語

<法蘭克福環世報> 格納齊諾作品奇特之處,在於破壞並避開了偉大、顯赫與重要。


補記: 本書是一個用心的編輯跟我分享的書,並沒有義務要書評。我在讀完有感之後寫出來這篇讀後感,還推薦了身旁的朋友一同來讀。這編輯大概是看到我這個「雨天」部落格,覺得我會產生共鳴吧,確實我也很愛這本書。雖然不曾在德國的街道遊走,但我記起了在倫敦街頭遊走的陰鬱天氣,在北京逛大街的炙熱夏天。 的確。在漫遊時,腦中會產生一種過去現在跟未來及眼前交錯的思考狀態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hezdani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6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