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14180


下定決心,站定位置,往下跳。生出來自己決定不了,但自殺倒是可以不假手他人。不過,正如本書書名一樣,這個向下的過程,真是漫漫長路。

跨年夜是狂歡Party夜,除此之外,過去一年沒搞頭的人,或許也會在一年結束之時,將自己結束掉。四個互不相識的所謂loser,在跨年夜這個熱門的自殺時段,都爬上自殺勝地「頂尖大廈」,馬汀曾是成功的知名晨間節目主持人,這個電視名人有個家庭,但還是喜歡到處亂槁,某天因為與未成年少女發生性行為入獄,從此聲望一落千丈,妻離子散。他覺得自己下場至此有兩個原因:1. 因為那女生謊報年齡. 2.因為記者永遠都在等著看他出糗。
莫琳是個十分的純樸自持內向的中年婦女,跟第一個男朋友作了第一次愛就懷孕 結婚生子組家庭。不過小孩生出來後並不正常,是個植物人。丈夫有天跑了,這個家只剩自己和一個植物人的小孩。雖然莫琳並沒怨天尤人,努力一肩扛下寂寞及照顧小孩的責任,但這個無形的且無聊的生活責任,漸在他心中滾出了一個莫名的大洞。
潔西看起來一點都不像會自殺的年輕女生,她濫用藥物,神經過敏,感情表達真誠直接但粗魯,常發出看似荒謬但經常更是常亂拳打死老師傅的言論。潔西經常想不透為什麼事情這麼複雜又無聊。她正好在頂尖大廈裡面的PARTY,心裡想前一個男人突然消失,且避她唯恐不及,還有姊姊珍永遠的消失,自殺。應該是上天安排自己剛好在這個自殺勝地。
阿傑從美國飛到英國來,他在美國玩團曾經火紅一時,他也沈浸在音樂的深度和樂迷吶喊中,他想著自己那麼熱愛音樂,也曾經差一步被REM的經紀人簽下,結果現在人不紅,團也解散了,女人也不愛他了,他獨自一人躲到英國來,只能當送pizza小弟。

這四個人都帶著理由走上頂尖大廈準備跳下去,互相看到後,又對彼此的自殺的理由產生了興趣。結果四人焦點都轉到解決別人身上的問題。聽著別人自殺的理由,開始思考當初自己上來自殺的充分理由。

宏比筆下人物經常乍看之下是某種性格乖僻的loser,最有名的應該就是[非關男孩]的男主角,不愁吃穿但沒有任何工作上的成就,他以為那樣子過就是爽了,以為自己其實一點都不用溫情,不必跟人有太深入接觸。不過代誌並沒有自己想得那麼簡單。 而這次的四個主角被推到極限,不僅是生活出狀況了,而且到了該死的邊緣。寫到自殺,宏比的筆觸非但不沈悶,不溫馨說教,也少見誇張煽情橋段,但該有的語言幽默一點也沒少。 這四個主角看到自己的生活覺得自己該死,但看到別人的混亂的生活卻覺得該拉別人一把。糊里糊塗的四個要自殺的人湊在一起,成了互助團體,準備先解決別人的問題後,再來自殺。

某日,四人重聚頂尖大廈頂樓,想確定彼此是否都還有堅定的跳樓理由和意志,卻不小心目睹一個人二話不說的就向下跳樓。四人突然受到驚嚇,也有了個想法。其實他們想了那麼多自己該死的理由,好像都帶別人目光的反射。而且,其實要自殺,自己決定跳下去就是了,根本不用想東想西想到別人。想這麼多,其實對自己的生命還是有期待的。

尼克宏比常一筆戳破虛偽的理由,他最常諷刺的應該就是一些所謂的中產階級的價值觀,例如非關男孩的休格蘭,就幽了一默,又有錢又帥氣的男人,結果是無所事事。這次宏比藉著把主角推到死亡邊緣,回頭用幽默的方式,一針一針的戳破一些讓人想到就痛苦想自殺的理由。 正如上面一段最後的一句話一樣,對自己的事情想那麼多,其實真的是對自己的生命有期待,再痛苦,如果真有思考,都不該結束自己生命。而我自己想接下去說該結束自己生命的人,應該是那些腦袋都不思考的人啊! 偏偏這些人不思考,所以應該也不會痛苦的想跳下去。


PS. 有些導讀令人吐血,本篇的第一篇導讀其實應該就是宏比想諷刺的那種人。有兩個橋段非常不認同。導讀者說宏比善於描寫失敗者,有種嘲諷外的慈悲。在我看來,搞錯重點,宏比筆下所謂失敗者,其實都並非失敗者,到頭來更可能都是winner,甚至根本就是日常生活會碰到的人。作者用「失敗者」的眼睛和言語,來嘲笑破解「成功者」,根本跟這位導讀設想的倒過來了,他嘲諷的是所謂的「成功者」。例如非關男孩的休格藍,例如本書中潔西的父親(是個教育部副部長,結果自己女兒的青春期他根本沒認真理解過),還有此導讀者提到的how to be good的醫生(是個自以為上流社會的醫生,但其實根本不是那麼一回事)。
更令人吐血的是導讀第一篇一開頭引的那句話,恰巧是我最喜歡的話之一,但被誤用到令人生氣。原意是一個人從五十樓向下跳,過程中,告訴自己到目前為止,一直都還好,都還好。但其實墜落過程不重要,重要是墜地的那一刻。 但這句話跟跳樓自殺 一點鬼關係 都沒有,更沒有導讀人說的幽默,更不哀傷,這句話講的是一種無奈,無奈的是人經常的對四周環境冷漠漠不關心,但直到爆發的時候,就是結局了,影射的是La Haine裡面講的種族及貧民的社會問題,是一個社會墜落的過程,政客一直否認有問題,一切都還好,但爆發的時候,結局是不可收拾的。 結果被導讀的人拿來影射跳樓自殺的人,會在墜樓過程中告訴自己目前都還好嘛。自殺的人有這麼笨嗎?跳樓就是要死,過程應該會一直想怎麼還沒死,怎麼還沒墜地吧。 雖然文字不一定要拘泥在固定文本的解釋意義上,但亂引用,亂解釋,亂體會,虛偽的自以為瞭解,其實也是造成悲劇起頭。本書中的某幾個角色,其實遭受過自以為瞭解的苦啊.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hezdani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2) 人氣()